打击非法证券活动,共筑安全放心投资环境

2025-03-142405作者:

       为深入贯彻3.15投资者保护教育,打击非法证券活动,我们必须依托《公司法》《证券法》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》以及新“国九条”、资本市场“1+N”政策体系等法规基础知识,构建起坚实的法律防线。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,更为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撑起了保护伞。

非法活动模式与特征

       非法荐股:通常以“内幕消息”、“专家指导”为诱饵,通过社交媒体、微信群、QQ群等渠道,诱导投资者购买特定股票或参与虚假投资项目。这些荐股信息往往缺乏科学依据,甚至故意误导,导致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。

        场外配资:是指未经批准,擅自向投资者提供高杠杆资金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。它放大了投资风险,一旦市场波动,投资者可能面临爆仓风险,且资金安全难以保障。此外,场外配资平台往往存在资金池操作、虚假交易等问题,进一步加剧了风险。

       易受侵害群体:老年人因信息获取渠道有限、风险识别能力较弱,常成为非法证券活动的目标。年轻人则因追求快速致富,易受网络虚假宣传诱惑,参与高风险投资。

       互联网涉非活动高发: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非法证券活动逐渐向线上转移,利用社交媒体、论坛、直播等平台进行广泛传播,隐蔽性强,扩散速度快。

风险提示与防范

       1.增强风险意识:投资者应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,不轻信“内幕消息”,警惕高收益诱惑,理性看待市场波动。

        2.核实资质信息:参与证券投资前,务必核实相关机构或个人的合法资质,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。

        3.谨慎使用杠杆:避免参与未经批准的场外配资活动,合理控制投资风险。

        4.保护个人信息:不轻易透露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账户,警惕电信网络诈骗。

加强法治学习

         为进一步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,应持续加强学习法治教育,普及《公司法》《证券法》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》以及新“国九条”、资本市场“1+N”政策体系等法规基础知识。通过线上线下讲座、案例警示、投资者教育活动等形式,提高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。

 

          总之,打击非法证券活动、营造安全放心投资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需要政府、监管机构、金融机构、社会组织和广大投资者共同努力,形成合力,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规范化、法治化水平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